《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浅谈区域规划下的公共健康与城市公园 ——基

 
来源: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如医院、医生等的传统医疗卫生服务对人类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到上个世纪70 年代,人们才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考虑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于湖北武汉这片美丽的土地,并在短时间内传遍全国各地。全国上下齐心奋战几个月,才终于将病毒基本赶出神州大地。但当国内基本摆脱病毒的阴云时,国外的人民却又陷入了更加深重的水深火热之中。事实上,病毒的发展总是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变换着,现代医学也时常对这样的变化感到束手无策。很多时候,从医者无法遏制这些传染病残害民众生命的脚步,无法预测和防止伤害的发生,只能减慢它杀人的速度。而当公共健康这个问题转化到风景园林的领域时,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完整社区这个概念。因此,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建设一个符合概念的完整社区改善居民日常生活的精神状态,预防疾病的发生,以及考虑到此次的新冠疫情情况,当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如何通过完整的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集体失序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1]。 1 公共健康与完整社区 本文不讨论具体健康的界定,更多是基于社会当下发生的事作一个简单的讨论。有一种观点,公共健康时就是指公众的健康,这种观点重视的是群体的健康,其主要形式是以预防为主。但是真正在大众看来的公共健康,恐怕还要算上个人精神上的幸福与健康,这就与本文讨论的主题不谋而合。 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可谓众多,那么社区作为人类聚落五大层次之一,毋庸置疑在公共健康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完整社区这个概念最早经由我国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提出[2],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一个社区除住房问题之外,还包括服务、治安、卫生、教育、对内对外交通、娱乐、文化公园等多方面因素,其成分包含复杂,强调人的精神物质双重体验。 以完整社区理论为基础,衍生出了许多讨论。其中一个文件就提出为了社区民众的公共健康,社区当中要具有教育服务保健设施、功室外活动场地、慢行系统、市政设施等[3]。这其实就是说明社区应当处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辐射当中,要在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空间规划,这也是摘要中提出的面的观点。 本文“线”的观点指的是区域的服务链,区域团体之间的工作运行机制可以引入服务链理论。服务链简单来说是指各种服务部分各司其职共同构成服务网络回馈使用者。在笔者看来,涉及以下几个要点:人员调配,物资双向流动,信息统筹,组织机构管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模块的工作看似相互独立,却需要区域团体之间紧密联合。为保证顺畅的交互流动,相应的服务链条的建立就应该优先于建设,服从于土地规划。也正由于有这样的层层嵌套,城市当中人员关系才更加紧密,也更易于服务链的铺展。 “线”在与“面”的相辅相成中,共同构成居民生活离不开的与城市紧密相连的服务链以及交通联系网络。然而这所有一切的出发点,始终离不开最基础的“点”,即最根源的依旧是家庭单元结构特征及人的需求。 2 点线面结合框架之下的城市公园 从宏观层面来说,总体的土地空间布局与公共健康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其中包含着城市绿地系统、交通环境、公共设施、城乡关系等方面。总体土地空间规划高于一切,一个合理且弹性空间大的土地规划能够从根本上接近公共健康问题的根源。 现代有研究表明,开放绿地空间会显著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优化环境的同时促进社会交往。同时,规划良好的城市绿地空间能够“鼓励和引导人们开展户外活动,实现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促进的转变”。可以说,绿城市地空间对居民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谈及对空间区域的优化,我们可以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距离我们最近的城市绿地空间,思考这些自然空间的布局及管理层面的更多可能性。因此,下文将结合我国疫情现状,对“面”内容当中的城市公园空间的布置进行一个讨论。 2.1 疫情时期的城市公园绿地情 贾建中秘书长在今年的中国风景园林月“风景园林与公共卫生安全”云端论坛上就此次疫情背景,向大众分享了他与众多专家对40 个典型城市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分析和调查,发现所有城市都对公园内部分设施、场所及区域进行暂时关闭或严格管控,也叫停了公园内所有易人流集聚的活动。 然而,与此不同的是,非典期间,北京市公园通过延长开放时间等措施,为市民提供避灾的户外活动空间,而且就后来的研究报告来看,北京市公园内游人量在当时确实有明显增加。两相对比能看出人们对户外自然环境有着强烈的需求,但也暴露了我国对应对这样突发性卫生事件实则还没有充分准备,也显示出部分城市公园绿地在疫情期间的运行管理上表现出准备不足、仓促上阵、被动应对、措施单一的问题。 2.2 基于居民新需求的公园绿地 在经历此次疫情长期居家之后,我们更加意识到绿地空间对城市居民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从居民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现代公园绿地的公共绿色开敞空间系统具有释压减压及康复疗愈的功能。而这一社区空间系统同时应当形成具有以社区体育设施的点状空间、以慢行通道构成的环线,并可结合消防通道构成具有“错时”利用的安全通道,强化社区公共空间适应多功能需求的空间韧性[4]。而居民绿地空间对于城市居民的生理健康意义在于它不仅鼓励人们主动外出运动,还由于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而使得身处其中的人们达到更好的生理健康状态。诸多研究表明,公园有助于人体的健康恢复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以上图表为既有空间环境更新要素框架表,从三个方面对环境空间使用要素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这些要素也适用于公园绿地。同时,这三个方面的不同要素之间实际上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作用,例如,提高绿地的可获得性与可达性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康复效应的产生[5]。 经过此次疫情,我们应该学会审视当下公园空间管理机制和服务链上存在的不足,且应进一步研究公园当中游人与管控条例、设施、自然环境、动物、人群之间的关系。参考安全距离、安全容量等指标,对特殊时期游览设施安全、游览服务安全、员工管理安全进行探索。同时,由于全国城市社群人口密度及构成不尽相同,各公园绿地自身条件存在差别,决定了公园绿地管理应采取策略与措施的差异性。因此,各地区公园管理在与国家规范接轨的同时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对突发事件。 公园管理涉及的部分是社区服务当中的服务链。服务链应当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它还应该具有强大的联结功能。在平常时期,服务链主要串联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调动关系网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生活。当面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它所需要做的就是调动所有服务链内的能量,对现有的管理结构进行适应性的改造。以当前的防疫来说,就有居家生活物资需求、医疗救助需求、防疫空间需求,以及救助空间需求、疗愈空间需求等需求。笔者认为,这一切的安排管理其实都要依赖于区域服务链的参与。服务网络的铺展得益于区域内各组织之间的管理配合,好比不同的公共设施在这次疫情期间都能实现功能的转换,例如校园也可以成为方舱医院,成为一个医疗空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城市公园有许多类型,有名胜公园、林地公园、山地公园等,其中具有种类多样的景观空间,且规模可观。因此,公园管理需实现分区分级管控,对区域内的设施及生物都进行统筹管理,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公园内部管理秩序。最后,将内部的管理与区域服务链结合,那么城市公园空间也应该能在服务链的作用下实现某种空间功能的转化。这些建设与规划都应该在紧急情况未发生之前加以考虑,我们也应当要有这样着眼未来的大局观。 结语 图1 点线面结合框架展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此次疫情,显示出各地区的区域规划管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完整社区情况下的公共健康,是点线面的结合。为了更加宜居的健康社区、健康城市,我们需要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做到点线面三方入手维持可持续发展以及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相结合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时事及人类活动经验加强对现在已有城市公园空间的系统管理,并坚持对城市公园空间这一特殊存在所具有的极大潜能进行开发利用。此外,作为现代的风景园林人,如何构建应对健康挑战的公园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之一。 [1]肖巍.关于公共健康伦理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57-62. [2]吴良镛.明日之人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福建省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闽政文〔2014〕13 号)[S].2014. [4]任云英,陈超.防疫视角下城市社区安全治理与设施嵌套体系初探[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35(03):17-22. [5]干靓,杨伟光,王兰.不同健康影响路径下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J].风景园林,2020,27(04):95-100. [6]Mark A. Rosthein: Retdhinking the Meaning of Public Health, The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 Ethics, Summer, 2002. [7]綦佳,王海燕,宗刚.服务链理论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22-25. [8]田莉,李经纬,欧阳伟,等.城乡规划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及跨学科研究框架构想[A].2016. [9]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园林绿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运行管理指南T/CHSLA 10002-2020[S].http://www.chsla.org.cn/Column/Detail?Id=4808271538607104&_MID=110002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10]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08):7-10+42+63. [11]雷诚,李锦,丁邹洲.“双效健康城市”理念下既有公共空间环境更新设计探讨——以金鸡湖环湖绿道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35(03):1-9. [12]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3]谭少华,杨春,李立峰,等.公园环境的健康恢复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20,36(02):53-58. [14]肖笃宁,高峻,石铁矛.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1(06):813-820. [15]刘祥,申世广,李灿柳.公共健康视角下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策略研究[J].园林,2020(04):76-80. 引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如医院、医生等的传统医疗卫生服务对人类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到上个世纪70 年代,人们才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考虑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于湖北武汉这片美丽的土地,并在短时间内传遍全国各地。全国上下齐心奋战几个月,才终于将病毒基本赶出神州大地。但当国内基本摆脱病毒的阴云时,国外的人民却又陷入了更加深重的水深火热之中。事实上,病毒的发展总是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变换着,现代医学也时常对这样的变化感到束手无策。很多时候,从医者无法遏制这些传染病残害民众生命的脚步,无法预测和防止伤害的发生,只能减慢它杀人的速度。而当公共健康这个问题转化到风景园林的领域时,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完整社区这个概念。因此,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建设一个符合概念的完整社区改善居民日常生活的精神状态,预防疾病的发生,以及考虑到此次的新冠疫情情况,当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如何通过完整的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集体失序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1]。1 公共健康与完整社区本文不讨论具体健康的界定,更多是基于社会当下发生的事作一个简单的讨论。有一种观点,公共健康时就是指公众的健康,这种观点重视的是群体的健康,其主要形式是以预防为主。但是真正在大众看来的公共健康,恐怕还要算上个人精神上的幸福与健康,这就与本文讨论的主题不谋而合。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可谓众多,那么社区作为人类聚落五大层次之一,毋庸置疑在公共健康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完整社区这个概念最早经由我国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提出[2],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一个社区除住房问题之外,还包括服务、治安、卫生、教育、对内对外交通、娱乐、文化公园等多方面因素,其成分包含复杂,强调人的精神物质双重体验。以完整社区理论为基础,衍生出了许多讨论。其中一个文件就提出为了社区民众的公共健康,社区当中要具有教育服务保健设施、功室外活动场地、慢行系统、市政设施等[3]。这其实就是说明社区应当处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辐射当中,要在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空间规划,这也是摘要中提出的面的观点。本文“线”的观点指的是区域的服务链,区域团体之间的工作运行机制可以引入服务链理论。服务链简单来说是指各种服务部分各司其职共同构成服务网络回馈使用者。在笔者看来,涉及以下几个要点:人员调配,物资双向流动,信息统筹,组织机构管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模块的工作看似相互独立,却需要区域团体之间紧密联合。为保证顺畅的交互流动,相应的服务链条的建立就应该优先于建设,服从于土地规划。也正由于有这样的层层嵌套,城市当中人员关系才更加紧密,也更易于服务链的铺展。“线”在与“面”的相辅相成中,共同构成居民生活离不开的与城市紧密相连的服务链以及交通联系网络。然而这所有一切的出发点,始终离不开最基础的“点”,即最根源的依旧是家庭单元结构特征及人的需求。2 点线面结合框架之下的城市公园从宏观层面来说,总体的土地空间布局与公共健康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其中包含着城市绿地系统、交通环境、公共设施、城乡关系等方面。总体土地空间规划高于一切,一个合理且弹性空间大的土地规划能够从根本上接近公共健康问题的根源。现代有研究表明,开放绿地空间会显著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优化环境的同时促进社会交往。同时,规划良好的城市绿地空间能够“鼓励和引导人们开展户外活动,实现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促进的转变”。可以说,绿城市地空间对居民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谈及对空间区域的优化,我们可以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距离我们最近的城市绿地空间,思考这些自然空间的布局及管理层面的更多可能性。因此,下文将结合我国疫情现状,对“面”内容当中的城市公园空间的布置进行一个讨论。2.1 疫情时期的城市公园绿地情贾建中秘书长在今年的中国风景园林月“风景园林与公共卫生安全”云端论坛上就此次疫情背景,向大众分享了他与众多专家对40 个典型城市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分析和调查,发现所有城市都对公园内部分设施、场所及区域进行暂时关闭或严格管控,也叫停了公园内所有易人流集聚的活动。然而,与此不同的是,非典期间,北京市公园通过延长开放时间等措施,为市民提供避灾的户外活动空间,而且就后来的研究报告来看,北京市公园内游人量在当时确实有明显增加。两相对比能看出人们对户外自然环境有着强烈的需求,但也暴露了我国对应对这样突发性卫生事件实则还没有充分准备,也显示出部分城市公园绿地在疫情期间的运行管理上表现出准备不足、仓促上阵、被动应对、措施单一的问题。2.2 基于居民新需求的公园绿地在经历此次疫情长期居家之后,我们更加意识到绿地空间对城市居民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从居民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现代公园绿地的公共绿色开敞空间系统具有释压减压及康复疗愈的功能。而这一社区空间系统同时应当形成具有以社区体育设施的点状空间、以慢行通道构成的环线,并可结合消防通道构成具有“错时”利用的安全通道,强化社区公共空间适应多功能需求的空间韧性[4]。而居民绿地空间对于城市居民的生理健康意义在于它不仅鼓励人们主动外出运动,还由于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而使得身处其中的人们达到更好的生理健康状态。诸多研究表明,公园有助于人体的健康恢复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以上图表为既有空间环境更新要素框架表,从三个方面对环境空间使用要素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这些要素也适用于公园绿地。同时,这三个方面的不同要素之间实际上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作用,例如,提高绿地的可获得性与可达性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康复效应的产生[5]。经过此次疫情,我们应该学会审视当下公园空间管理机制和服务链上存在的不足,且应进一步研究公园当中游人与管控条例、设施、自然环境、动物、人群之间的关系。参考安全距离、安全容量等指标,对特殊时期游览设施安全、游览服务安全、员工管理安全进行探索。同时,由于全国城市社群人口密度及构成不尽相同,各公园绿地自身条件存在差别,决定了公园绿地管理应采取策略与措施的差异性。因此,各地区公园管理在与国家规范接轨的同时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对突发事件。公园管理涉及的部分是社区服务当中的服务链。服务链应当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它还应该具有强大的联结功能。在平常时期,服务链主要串联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调动关系网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生活。当面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它所需要做的就是调动所有服务链内的能量,对现有的管理结构进行适应性的改造。以当前的防疫来说,就有居家生活物资需求、医疗救助需求、防疫空间需求,以及救助空间需求、疗愈空间需求等需求。笔者认为,这一切的安排管理其实都要依赖于区域服务链的参与。服务网络的铺展得益于区域内各组织之间的管理配合,好比不同的公共设施在这次疫情期间都能实现功能的转换,例如校园也可以成为方舱医院,成为一个医疗空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城市公园有许多类型,有名胜公园、林地公园、山地公园等,其中具有种类多样的景观空间,且规模可观。因此,公园管理需实现分区分级管控,对区域内的设施及生物都进行统筹管理,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公园内部管理秩序。最后,将内部的管理与区域服务链结合,那么城市公园空间也应该能在服务链的作用下实现某种空间功能的转化。这些建设与规划都应该在紧急情况未发生之前加以考虑,我们也应当要有这样着眼未来的大局观。结语图1 点线面结合框架展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此次疫情,显示出各地区的区域规划管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完整社区情况下的公共健康,是点线面的结合。为了更加宜居的健康社区、健康城市,我们需要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做到点线面三方入手维持可持续发展以及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相结合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时事及人类活动经验加强对现在已有城市公园空间的系统管理,并坚持对城市公园空间这一特殊存在所具有的极大潜能进行开发利用。此外,作为现代的风景园林人,如何构建应对健康挑战的公园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之一。参考文献:[1]肖巍.关于公共健康伦理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57-62.[2]吴良镛.明日之人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3]福建省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闽政文〔2014〕13 号)[S].2014.[4]任云英,陈超.防疫视角下城市社区安全治理与设施嵌套体系初探[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35(03):17-22.[5]干靓,杨伟光,王兰.不同健康影响路径下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J].风景园林,2020,27(04):95-100.[6]Mark A. Rosthein: Retdhinking the Meaning of Public Health, The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 Ethics, Summer, 2002.[7]綦佳,王海燕,宗刚.服务链理论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22-25.[8]田莉,李经纬,欧阳伟,等.城乡规划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及跨学科研究框架构想[A].2016.[9]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园林绿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运行管理指南T/CHSLA 10002-2020[S].http://www.chsla.org.cn/Column/Detail?Id=4808271538607104&_MID=110002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10]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08):7-10+42+63.[11]雷诚,李锦,丁邹洲.“双效健康城市”理念下既有公共空间环境更新设计探讨——以金鸡湖环湖绿道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35(03):1-9.[12]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3]谭少华,杨春,李立峰,等.公园环境的健康恢复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20,36(02):53-58.[14]肖笃宁,高峻,石铁矛.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1(06):813-820.[15]刘祥,申世广,李灿柳.公共健康视角下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策略研究[J].园林,2020(04):76-80.

文章来源: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网址: http://csyqyghy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3105.shtml


上一篇: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配电网区域规划方法
下一篇: 机械工业论文_深度残差网络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研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